部分人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消极考试,城乡双标该改变了

Connor 欧意交易所 2025-08-15 2 0

文|张彦宗

近日,有网友在“问政江西”上反映,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公布的教师选调录取名单中,部分考生成绩在10分以下,却能录取为农村初中教师。这名网友呼吁,应选拔有能力、考试成绩出色的小学老师到初中任教,杜绝农村教育歧视。

网友说的是这样一件事,永新县教体局计划选调部分农村教师到县城任教,同时选调部分农村小学老师到农村初中任教。但在拟录取公示名单中,这两波教师的录取分数差别很大,到县城任教的老师成绩都不错,都在90分以上,可到农村任教的老师成绩普遍很低,其中有4人成绩低于10分,有2人笔试成绩仅为1分。同样都是教师,进城与下乡的选拔标准悬殊。

此事引发热议后,永新县发布情况通报称,今年暑期,当地组织农村小学教师进城遴选考试。县教体局为解决全县农村小学教师富余、农村初中教师不足的问题,硬性要求参加县城区小学遴选考试人员中,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初中教师资格证的,须同步报名参加农村初中教师遴选考试。因农村初中比农村小学的教学任务相对较重,部分参加考试人员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,在当天上午的农村初中教师遴选考试中消极应对,有的故意放弃答题。

部分人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消极考试,城乡双标该改变了

说白了,这些考低分的农村老师,本来一门心思想考入县城,脱离农村环境。哪料县教体局强制他们参加农村初中教师考试,不能明着反抗,便故意往低里考,没想到考1分也还是被教体局抓了壮丁。用官方通报的话说,“县教体局错误地认为,既然来参加了考试,那这些教师应能接受转任初中,并上网公示。”

这句话有点意思。之前面对“高分进城低分下乡”的质疑,教体局回应说“分数低不代表水平低”,引发轩然大波。网友问,如果笔试不能说明问题,那为何还要组织考试?如果10分以下的老师水平不低,考试没有意义,那为什么不让这部分低分教师去县城初任教,让拟去县城任教的教师去农村初中呢?

现在看来,教体局当初的回复并非强词夺理,而是确有实情。问题是,教体局明明知道这些老师消极应对,摆明了不想去教农村初中,还是赶鸭子上架。这也让所谓的遴选考试成了走形式,老师们只要参加考试就能入职农村初中,也不管他们是不是胜任。这让人为农村孩子捏把汗,老师们如此心不甘情不愿,教学质量可想而知。

现在事情曝光了,当地责成教体局整改,充分尊重教师个人意愿,决定其是否交流任教,并对县教体局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,但此事的关键问题还没解决,即如果不搞强行分配,有没有其他办法填补农村初中教师的缺口?或者说,怎样才能让选拔胜任的老师,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去农村初中任教?

展开全文

当地说要完善教师遴选考试制度,但这事的症结不在于考试。虽说低分不反映老师真实水平,而是老师不愿意下乡的态度表达,但此前被派去农村初中的老师,确实是考县城失败后剩下的。如果延续“高分进城低分下乡”的分配方式,哪怕没有强制这一说,本质上仍是一种“城乡双标”,会强化城乡初中教育资源的失衡。

部分人不愿到农村初中任教消极考试,城乡双标该改变了

资料图,图文无关

现实当中,可能县城初中的生源质量确实比农村生源要强,各方面都要好,为了保住这部分生源,就选拔最好的老师来教,以免他们外流到其他地方。可初中毕竟是义务教育,如果在将优质教育资源向县城倾斜的同时,却无视农村初中教育资源贫乏的现状,并用实际做法加重加深这种失衡,那就有违教育公平。

说来说去,还是看当地在发展农村教育上,到底愿意投入多少。如果农村教师和县城老师的待遇能对齐,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高,因交通不便、条件艰苦,能享有更多的补贴,相信会有很多老师踊跃报名,到时一样可以优中选优。如果待遇问题不解决,农村老师的付出和回报不匹配,只在考试形式上变来变去,农村娃的教育质量很难说有多大的改变。

评论